查看原文
其他

专门坐飞机在奥森公园里上课两天,我都有哪些“神奇”的收获?

吉吉 慢成长 2020-08-19

慢成长

两个海归硕士妈妈、儿童心理咨询师,有好文、好物、好方法,一起让育儿更轻松


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

 

刚刚过去的周末,我跑去北京参加了“共享自然”工作坊,朋友听说是和大自然有关,上课地点又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觉得不可思议:
 
“所以,你是专程坐飞机去学动植物知识吗?”
 
哈哈,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公园上课,之所以对“自然教育”很有兴趣,和我喜欢静心、以及此前几次在大自然的“神奇”经历有关:

 
2017年的时候,我去香港参加了NLP静心营,地点是人迹罕至的山里。
 
我们在那有个大活动:所有人不带手机、止语、走进森林两小时。
 
起初我觉得没有手机很焦虑、两小时应该也会挺难熬,而且,没手机没表,怎么知道啥时候回来呢?
 
但真正独自一人走入大自然,不但所有营员都精准的靠自己身体的生物钟准时返回,过程中的所思所想,也让我很感动。


这是当时的一些记录:
 

 
还有一次发生在上周,我和伙伴们一起参与静心活动,每个人要在20分钟内,找一处自然画面,然后尝试用眼睛,把这幅“画”拍下来。
 
我以为我会去邂逅一朵美丽的小花、一株嫩绿的小草、或是一棵生机盎然的树……

但最终吸引我停下来的,竟然是一棵非常非常破败的树!

(当时因为只能用“眼睛”拍照,就没拿手机没有实拍)

它的根部远观好像刚被柴火烧了、或被斧头劈了一样,已经没有完整的树皮,还让人有些厌恶。
 
可它还是倔强的生长、整棵树不但高过了5层高的居民楼,竟然还在中段分出了3个分枝、往上再不断分叉,而越往上、越像一颗普通的树、有更多的绿色出来。
 
我上前去摸了摸,想着这树本身得多坚硬,才能活下去。
 
触碰的一瞬间,我就懵了:啊!竟然不是硬的、木材那种质地的树干,而是很软、手一摁还能出坑的那种,那感觉……就像……稻草堆!

可是,它竟然可以长那么高、还给最顶端的枝叶输送那么多的营养……
 
我当时站在那,不知不觉就流下了眼泪:

可能是感慨我来过这里很多次,却没有一次留意过它,而它似乎也不介意自己总是被嫌弃和忽略的那个,就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和价值、慷慨地给予和付出……
 

所以我对大自然特别敬畏,也对自然教育很有兴趣,当你热衷一个事情的时候,相关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。
 
我忘记怎么就买了一本《深度自然游戏》,刚好那天下雨、对着一片绿色阅读,看着看着就进入心流状态,从文字中体会到极大的喜悦和共鸣,然后,就报名了这个与原作者有关的工作坊,哪怕不远万里。
 
而毫无疑问,这两天的体验,足够有趣、神奇、深刻,也足够在我的生命里,留下一笔。
 

 
首先,是所有感官重新焕发生机。
 
这是个听起来颇为矫情的角度:我们不是天天都在用眼睛看、用耳朵听、用鼻子闻、用手摸吗?
 
是的,不过通常我们只是“机械”在用、当作器官在用,很少能在当下“觉察”到:哦,我在看、在听、在闻、在触摸……


我是在大自然的两天,借由几个单独的活动,重新感受到了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的惊艳。
 
比如我们每个人,会在森林里找寻一处自己觉得舒服的地儿坐下来,然后闭上眼睛,只去听,前、后、左、右有什么,然后在自己的“声音地图”里,把它们画出来。
 
当关闭了视觉,只依赖听觉时,我听见了很多不曾留意的声音:比如鸟叫、还是好几种鸟叫;比如轻微的脚步、踢球的声音……
 

在分享的时候,我发现很多同学还会听见落叶的声音、开瓶盖的声音、微风的声音……而它们一度在我的听觉中,是不存在的。
 
不过在工作坊的尾声,一个大的森林独处活动里,我真的听见了,落叶的声音!

那种感觉特别的喜悦。
 
再说视觉,我们有个活动,需要两个人搭档,一个人闭眼,被另一个同伴扶着肩膀带领行走,当她拍拍我的肩膀时,我才能睁开眼睛看3秒,然后再闭上。
 

这也是个有趣的体验,因为对方是“摄影师”的角色,你会在她的构图里,看见自己眼里可能忽略的“自然之美”。
 
而且,因为眼睛是由闭着到睁开,睁开的一瞬间,会觉得突然“耳聪目明”:

哪怕对方带你看的仍然是树、是花,但实在是要比以往见到的,更清澈、更惊喜、也更壮美。

 
最不可思议的是“寻找你500年前的一棵树”,蒙着眼睛的情况下,由同伴带领,在一大片几乎树都长一样的森林里,去寻找一棵属于自己的树,找到了就只能触摸,再蒙眼回到原点。
 
我和伙伴们都觉得,再睁开眼睛,我们肯定是无法找到那棵树的,怎么可能?!这里有上百棵!

但真的很神奇,大多数人,都找到了,包括我!
 

可能是因为第一次那么仔细的触碰、有记住很多平时关照不到的细节;

也可能是,当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,已经在和这棵树建立了情感,而凭着直觉和这份“连接”的感应,的确是可以找到的。
 
我还试着躺进一大片高高的草地里,感受大地和芦苇的厚实与包裹,那种兴奋从未有过,还很踏实、信任、温暖、安全,大地本身就有很高的能量。


而我的眼前好像也变成了万花筒,睁开左眼、对焦在小树枝上;再睁开另一只眼,对焦在花朵……扑面而来的,都是大自然的芬芳与清香,实在是太惬意了!
 
就这样,五感从“无感”、到慢慢复苏、到开始主动去品味公园里的每一处美好小事物,当真的投入其中,就会获得一种内心的自在与宁静。

这种喜悦,就像这句话所说,是——“活着”的感觉。


其次,一次惊喜的“遇见”和“勇气”。
 
在来工作坊的前两天,夜晚11点,我的书房进了一只壁虎,我眼睁睁看着它从地板爬过、然后消失不见,心里特别“膈应”,本能地喊出了声,结果把家人都给喊起来了……
 
我就是本能地害怕这些:

虫子爬到我身上,我想赶走;
蚊子吸我的血,我第一时间要灭了;
大学时我们寝室曾经飞进来一只绿色带壳的大虫子,我觉得实在是太恶心了,别人要是不把它弄走,我就干脆不敢睡觉……
 
这些年,我老公已经习惯了我怕虫的本能,我们家要是有“小强”,搞定的一定不是我。
 
不过在工作坊的第二天,我发给老公一个小视频,把他惊讶坏了:你……不怕虫子了?

因为视频里,一个大虫子,正在我脚面,缓缓地、爬!
 


确实很有趣,当时我在一个“我的秘密花园”的森林独处活动里,背靠一棵树坐着,凝神看着眼前我挑选的景致,自在的都快睡着了。

然后一低头,忽然发现这只虫(后来知道它叫“斑衣蜡蝉”),悄然的来到了我的腿上。
 
而我并不是因为在大自然待了两天、努力调整心态才没赶虫子走,我当下本能的反应,竟然只有欢迎和好奇,没有一丝恐惧。

 
我还希望不打扰它,静静的拍下这一段,而当虫子从我的裤子,慢慢往脚面爬去,我觉察到内心的一点小紧张和小兴奋:

哎呀,这下要直接“肌肤相亲”了!我会是什么反应呢?
 
允许、接纳它这样做,其实,还挺好玩的,只有些微的被触碰的感觉,还挺温柔、静悄悄的。

它爬过了我的脚面、又经过另一侧大腿,然后爬进了一片叶子上,再一回头,消失不见。


这真是个惊喜的遇见,不光是我本能的恐惧竟然没有了,更重要的,是在那一刻,我觉得我和它,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:

它一定是觉得我静静的坐在这里,和这片森林相处得很和谐,才不会也害怕的逃走,和我有了这相遇的神奇60秒。
 
再然后还有蚂蚁爬过、我也任由它们来去,想想真是有趣:
 
上午我还在为一堆蚊子围攻我、使我无法宁静而懊恼,但下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内心无比自在安宁,一个蚊子都没来,如果来了,我可能还会观察下,好吧,你这家伙,是怎么叮我的,哈哈……


这份意外而来的“勇气”和“自我突破”,其实只是,置身大自然、了解大自然后,对这里的生物多了一分敬畏和情感:
 
它们也都是有生命的,就好像老师让我们去访问自然里的某个事物,花、石头、草、都好……去问它们一些问题:
 
你从哪里来呀?
你几岁了?
你经历过什么好玩的事儿吗?
你怎样看待生命呢?
……
 

看似无厘头,一朵花怎么可能回答你?!

但的确会有一些信息的回应,它们并不是真的来自小花,这对话是由我们内心的投射构建的:有的对话充满童趣、有的是首很浪漫的诗歌、还有的充满起伏危险……
 
借由这些“无意义”的行为,我们会更接近自己的内心,也去学习换位思考、敬畏生命:万物皆有灵、草木亦有心。
 
最后,关于死亡、关于生命。
 
这一点的思考也是我始料未及,却忽然出现了。
 
我不是一个那么愿意思考死亡的人,多么丧啊,或者说我也不是那么想面对,生命里一定会有很多失去。
 
如果没有宗教信仰,该怎么过了这一关、说服自己:好吧,这一生总会game over。
 
传统的“你要坚强”、“你要勇敢”、“人都有生老病死”,都太浅层了。


在大自然里,你会找到关于生命、关于死亡的智慧:因为,它们一直在繁盛枯荣,春天发芽、夏天开花、秋天结果、冬天凋零……
 
你看那些被风吹落的叶子、掉下的果实,它们还是在大自然里啊,并不是一直停留在最美最盛的样子,才是最有价值的,就像这句歌里唱的那样吧:
 
那些痛的记忆
落在春的泥土里
滋养了大地
开出下一个花季
风中你的泪滴
滴滴落在回忆里
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
 
……
 
当我们在一个活动里,去扮演了一棵树的各个部位、从内到外的构造:

知道它是怎么努力吸收并释放养分、知道它是怎么在害虫侵扰时还能保持内在系统的稳定运作、知道它是怎么接纳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里关于生命的来来去去……
 

渺小如人类,渺小如我,真的会生出一份释然
 
一方面是如阿兰德波顿所说,在大自然、在宇宙的视野,我们会因为看到自己的“渺小”和“无足轻重”,而避免“夸大自身的重要性并深受其害”:
 
“地球没了我们,还是照样转。沙漠、大海……这些崇高的事物并未通过提高他们来贬低我们,恰恰相反,它削弱了所有可怜人的地位。”
 
也就是说,在更大的视野下,生活中的烦恼、工作中的困扰,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难熬或重要。
 
而另一方面,死亡不是终点,只是如一片片掉落的叶子一样,是回归大自然:

我们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最终,也只是回到大自然去,化作万物、化作任何形式,依旧存在着。


说到最后可能有点哲学了,但这的确是我想表达的:
 
不管你是困惑、迷茫;还是开心、喜悦……请多多去大自然吧,因为大自然里,有我们想要的一切“隐喻”和“答案”。
 
在这次活动的最后,我总结了一句话:见天地、见万物、见众生
 
得以在生命里遇见的一切,都足够美好、足够让我珍惜。

也祝亲爱的你,心中有花、有海、有晴天……

当我们心中有风景,处处,都可以是风景


吉吉叨叨:

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,人会在不同时期,被不同的事物和美好吸引,其实他们一直都在,当你需要时,就会来到身旁。

非常感谢“乐享自然工作室”的虫妈和海波、谢谢“青豆书坊”的组织,在这次活动上,还有很多神奇的遇见:

比如我特别喜欢的《深度自然游戏》的翻译和责编小彬,竟然也在这次课上,而且我们俩惺惺相惜,彼此说话都会感觉共振,在“500年前的树”的活动上,还都选了对方做搭档。


我常常觉得,每次去上课,都会不只是新的体验、帮助我们升级成更新版本的自己,还会有新的视野、新的圈子和朋友、不同的精彩活法融入生命

突然想到,我10月26、27日要在深圳开的阿德勒父母游戏力工作坊,要不要来个plus,或者离公园近点,加入一些这次的美好体验呢?

而我也期待把这样的活动引入深圳,不过今年我真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能组织了,希望明年吧,感兴趣的可以微信和我打个招呼:)

而关于我们如何陪孩子共享自然,我会在下篇文章里再来写一写,能够享受自然之乐的孩子,等于拥有了一个博大、宽广的朋友,大自然里,充满疗愈


 —END—


你好,我是吉吉

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

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

致力于为妈妈们输送解决方案、希望与勇气

想围观我们的日常

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

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

👇👇



关注慢成长,还有更多吉吉和花时间用心写的文字:


N E W   A R R I V A L

正  在  团

特别推荐:《美丽的错误》中英对照版,治愈害怕犯错的孩子和我们

出行必备的安全座椅,看完家人再也不说,抱着就行了……

丛林迷宫滑道:积木还能如此创新!6合1多功能桌椅,卡哇伊新款孩子玩玩玩不停!

 点一下 在看” ,帮助更多人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